天门房网
您当前位置:天门房网>天门楼市>楼市行情

开发商业绩分化 二三线城市成突破口

2011年05月27日 08:35     小编:     未知|0     点击:2579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房地产调控带来不同城市市场成交分化的同时,开发商业绩增长也因区域布局不同而出现分化趋势,在二、三线城市布局较多的开发商抗压能力明显较强。

已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大型房企在二、三线城市率先布局,供货节奏快,万科、恒大等多数大房企销售业绩依然保持不错的增长。但同时,大开发商阵营的销售业绩已经呈现明显分化,均价较低且项目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的企业,依旧保持增长势头,而其余大部分公司的交易量均不见起色。

比起这些大型开发商,一些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压力更是与日俱增。

部分中小开发商销售下滑

碧桂园是业绩增长比较典型的一家。5月15日,碧桂园位于江苏省的二个项目碧桂园·凤凰城(句容)开盘,推出近2500套单位,开盘两天逾七成已获认购,认购金额近12亿元,创碧桂园开盘当日销售额的历史新高。

碧桂园发布公告称,截至2011年5月16日,集团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54亿元,另尚有约37亿元已认购待签约金额。而该集团得以在今年前5个月时间达到200亿大关,都离不开这种积主动的“出货”型定价方式。

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同样是恒大在严厉调控之下仍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重要因素。今年4月,恒大新开盘的5个项目均位于三线城市,新盘全月合计销售额达13.4亿元。4月恒大地产实现销售额61.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64.5%、11.5%;销售面积87.5万平方米,同比2010年同期的57.8万平方米,增长51.3%。

而今年1~4月,恒大地产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259.5亿元,完成全年700亿销售目标的37%,较去年同期121.3亿元的销售额增长了113.9%;累计合约销售面积373.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189.3万平方米增长了97.1%。

恒大地产总裁夏海钧表示,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能成功布局二、三线城市,可以有效地规避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风险,从而保证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

此外,中海地产4月份实现房地产销售额82.0亿港元及销售面积42.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8.0%和7.4%。1至4月份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279.7亿港元,同比增长50.3%,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0%。

中房研协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受限购政策影响,一线城市对各地产企业的贡献度出现下降,二线城市与去年持平,三、四线城市的比重稳步增长,成为企业规模扩展重心。

中房研协在对2011年季度销售金额前三十企业的城市分布集中度进行考察后发现,企业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金额达到22%,较2010年增加6个百分点;一线城市的比重则继续大幅度下滑,下降6个百分点至27%;二线城市的比重与去年一样,同为51%。

对2011年季度销售面积前三十企业的城市分布集中度进行考察的结果则显示,企业在二线城市实现的销售面积占比依然多,为全部项目销售面积的61%,与去年相比略有上涨;企业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面积占比则继续增长,从2010年的20%增长到23%;一线城市销售面积下降幅度不及金额下降明显,下降4个百分点至16%。

事实上,4月份而言,除上述少数几家公司能够在4月份实现销售增长外,其余多数企业都表现不佳。继万科的4月份销售出现增速放缓势头之后,保利地产金地集团龙湖地产发布的数据也出现了增长放缓的情况。

根据万科发布的公告,4月份该公司实现销售面积67.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9亿元,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7.1%和1.3%,但环比3月销售额下跌了约15%。从单月销售面积和金额的同比增速来看,万科今年1至4月的数据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别是4月份的同比增速下降到个位数。

与此类似,金地集团4月份实现签约面积1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9%;签约金额17.7亿元,同比下降3.2%。

不过,1~4月份,万科、中海地产、碧桂园、金地集团、绿城中国等品牌开发商累计销售业绩仍有不小幅度的增长。其中,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7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达4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2%和89.6%。金地集团累计实现签约面积3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9%;累计签约金额54.8亿元,同比增长41.9%。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小开发商业绩却出现下降。5月25日,路劲基建主席单伟豹在当日股东会后向媒体表示,今年前4月集团内地房地产的销售比预期下跌超过10%,主要是受到了调控措施的影响。

莱茵置业此前发布的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约为2.6亿元,同比下降41%;净利润为528.2万元,同比大幅下跌85%。一季度业绩预告的绿景地产日子更不好过,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约1900万元。

融资热拿地冷

各家企业销售放缓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与总体市场环境景气指数下降不无关系。

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在一场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公司4月份推盘比3月份略少一些,主要原因是现在项目的销售许可受到了一些审批环节上面的限制,而这个情况可能在5月份还会进一步延续。”

继早前万科公布4月份销售业绩后,另一大龙头房企保利地产也发布4月份新销售数据, 4月份公司实现签约面积49.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8%。尽管与3月份相比,保利地产4月份签约金额环比微涨1%,但签约面积却环比大跌近18%。

这意味着空前严厉的新政下,对于万科与保利两大龙头的销售也造成了影响,但4月份较高的签约售价让保利维持较高的销售金额。

谭华杰此前表示,调控对于市场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年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通常都是全年成交少的月份,如去年一些主要城市3月成交环比2月的增长率在一倍左右,4月环比3月又增长约四成,但今年3月份的成交额环比2月出现了罕有的下降,4月份的成交量与3月份相比预计也难见增长。

保利地产高层此前表示,限购政策已经开始压缩市场销售,公司过去2个月开盘16次,平均当日去化率为68%,大大低于前两年90%~的高去化率水平。面对严峻的销售形势,保利将坚持以满足次购房等刚性需求的产品为主流销售产品,以销定产,品质优先,少货量多批次推盘,以卖为主,落袋为安。

销售回款不畅,导致开发商资金压力渐增,4月份融资市场异常活跃,多家一线企业融资成功,既有银行贷款也有信托、债券等融资方式。其中万科、越秀地产和瑞安地产均获得银行贷款;富力以及盛高置地即将发行优先票据;开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申请不大于15亿元的人民币信托贷款。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认为,一季报的公布显示出各房企资产负债率偏高,而4月销售回款不甚理想,企业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寻求外部融资。

与活跃的融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到调控政策和业绩增速放缓影响,万科与保利也同时放缓了拿地的步伐,4月份万科在广州新增了一个项目,即以31亿元收购位于番禺区的豪宅项目新光城市花园。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跟踪显示,4月份所监测范围的10家重点企业中,有7家一线房企没有拿地。而富力、创和保利香港已经连续3个月未出手拿地。业绩较好的恒大地产,4月新增4幅土地,拿地金额超16亿。

素来拿地风格“激进”的保利地产同样如此,4月份公司在广州与包头新增两宗土地储备,这其中,在广州,保利地产以7.9亿元夺得荔湾区高尔夫球场AF030448地块,折合楼面地价为4407元/平方米,但用地竞得人须配建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成后须无条件移交政府。

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回建强表示,由于土地资源充足、成本较低、竞激烈程度较小,我国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吸引了众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从各个城市数据来看,二、三线城市的销售金额、销售面积明显高于一线城市,房地产企业正不断加强市场拓展力度,区域布局开始向全国渐次发展,二、三线城市或将成为房地产企业着力的突破口,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获取优惠